5月18日,IOTE2023上海高精度定位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,南方衛星導航研發總監李寧受邀參與,作《北斗高精度技術賦能行業應用》主題報告。
近些年高精度定位被密切關注,隨著技術不斷更迭,定位技術也在百花齊放,北斗、藍牙、5G、WiFi、UWB等在眾多領域彰顯身手,從以前的可定位到現在的精準定位再到室內的厘米級定位,需求也在不斷精進。


5月17日10時49分,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,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,北斗“家族”再添“新星”。5月18日,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《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》。白皮書顯示,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007億元,同比增長6.76%。
北斗產業加速發展,行業市場空間更廣闊,基于RTK技術的高精度測量型接收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,中國北斗為RTK注入新的活力,使其在實用性、可靠性和使用體驗上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。
自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成功,南方依托北斗,并結合自身在高精度定位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對傳統的高精度RTK測量終端進行了全方位的技術革新和性能升級。北斗三號全新頻點,精度更高,抗干擾能力更強,全面提升RTK作業體驗。
在論壇上,李總談到,2021年,南方衛星導航發布了精密單點定位服務“北斗精度”,突破現行網絡RTK作業受限于CORS網覆蓋范圍的限制,為高精度GNSS定位行業提供一種更有效的補充手段。
2021年,南方推出“秒固定”RTK,支持全星全頻,多系統三頻RTK引擎算法,北斗SoC芯片加持ROS全新系統,讓用戶體驗到開機即可實現秒級固定的秒固定作業體驗。2022年,南方完成RTK生態搭建,實現內外業云協同作業,達到“開機秒固定,作業云協同”。
相對于傳統商業PPP,北斗精度有明顯優勢,可以應用于海洋、沙漠等信號盲區,不需要架設基站即可實現單機厘米級精度,較傳統商業PPP具備巨大優勢,同時,也可打破國外壟斷,實現自主可控。
未來,南方將繼續發揮關鍵技術優勢,利用技術優勢,深耕北斗深層次應用,推動北斗高精度技術賦能應用,助力推動市場發展。